国产运动品牌业绩稳步增长日前,麦肯锡与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WFSGI)发布第四份年度体育用品行业报告《2024全球体育用品行业报告:行动起来》(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23年,体育用品行业继续面临挑战。由于预期的消费者需求未能实现,企业继续面临库存过剩的考验。《报告》还指出,近年来,我国体育用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国货品牌与国际品牌展开竞争。在行业竞争中,全球巨头失去优势,中国本土品牌占据了前20大品牌中约60%的市场份额。
根据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3月26日发布的该公司《2023年全年业绩公告》显示,公告期内,安踏集团收益同比增长16.2%,达到623.56亿元人民币,较之2019年,安踏2023年市场份额增长5个百分点,连续两年位居中国体育用品行业首位。
收益体量创历史新高的同时,安踏集团2023年各项财务指标全面向好。公告显示,安踏集团盈利能力及运营效率继续提升,毛利率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到62.6%,经营溢利率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到24.6%;经营现金流入196.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6%;库存周转天数同比减少15天,降幅近11%。
研发投入作为衡量行业和公司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被普遍认为是上市公司保持高成长性的重要支撑和动力。
公告显示,安踏年度研发活动成本比率继续提升,“安踏集团全球科创中心”扩容升级,研发投入超16亿元人民币。至今,安踏集团已主导搭建由全球6大设计研发中心、7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250多位专家、800多家供应商共同参与的“全球开放式创新生态网络”。
根据耐克公司披露的截至2月29日的2024财年第三财季财务业绩显示,其北美市场和大中华区均表现优异。
其中,中国国内运动消费市场持续升温,耐克大中华区第三财季实现营收达20.84亿美元(约146.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在汇率不变基础上同比增长6%,保持六个季度连续增长。
如按照年度营收这个维度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安踏体育2023年度营收规模为623.56亿元人民币,耐克中国仅为72.48亿美元(约510.74亿元人民币),安踏体育相当于1.2个耐克中国,业绩实现了首次反超。
3月20日,李宁集团发布的《2023年全年财报》显示:2023年,李宁研发投入增速继续超越营收增速。在过去10年中,李宁单品牌的研发投入总计超30亿元人民币,为李宁聚焦产品科技创新升级,完善专业运动产品矩阵提供了强大后盾。
在专业鞋类方面,李宁近几年研发出不少带有强劲实力的跑鞋技术。2023年,李宁科技成果再次升级,全新发布“碳核芯”助力系统和GCU地面控制系统。强大的研发实力,让李宁系列产品在市场上收获了不错的口碑,显示出专业运动实力。李宁聚力科技创新,通过研发驱动产品创新,激发品牌内生动力,拉动了市场竞争力。
财报显示,2023年,李宁集团同比收入增长7.0%,达到275.98亿元人民币。相较于2019年,收入5年实现翻倍,收入年复合增速达15%。在竞争环境加剧的情况下,2023年,集团毛利较2022年同期的124.85亿元人民币上升6.9%至133.52亿元人民币,毛利率稳定保持在48.4%。
不仅如此,财报还显示,2023年李宁篮球、跑步、健身三大核心专业运动品类流水占比达到64%,其中跑步、健身品类表现突出,流水分别增长40%、25%。
2023年9月,阿迪达斯新任CEO古尔登在首次访华时表示,2023年是阿迪达斯在中国重回增长的转折之年。其对中国消费市场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阿迪达斯最新财报上的一组数据对古尔登的话进行了有力回应。根据阿迪达斯发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其在大中华区2023年营收达31.9亿欧元(约243.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其中,阿迪达斯大中华区在去年第四季度营收达6.7亿欧元(约51.20亿元人民币),实现了36.8%的强劲增幅。这也是自去年二季度重回增长以来,阿迪达斯大中华区业绩连续三个季度实现“有质量的增长”。
秉承“在中国,为中国”理念的阿迪达斯,一直以消费者为中心,不仅发掘中国本土原创设计力量生产更多消费者喜爱的产品,更是率先在中国推动从“以产定销”升级到“以销定产”、加强供应链响应速度等举措。阿迪达斯还为支持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方面采取了诸多行动。特别是通过发起各类公益项目、赞助比赛,助力中国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
特步国际2023年财报显示,2023年中国内地的重点马拉松赛事中,特步跑鞋的穿着率于所有及破三(跑进三小时内)跑者中高居榜首,并位居国际及国产品牌第一。但是,特步国际的业绩却不尽如人意。
财报显示,虽然集团去年全年营收达143.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但从历史纵向看,营收相比2022年29.13%的增速,大幅放缓。和横向同行相比,增长体量不及安踏、李宁。不仅如此,2023年以来,特步国际市值下挫近50%。两年前特步股价曾一度达到15.87港元(约14.67元人民币)的高点,截至2024年4月15日中午,特步国际股价跌至4.41港元(约4.07元人民币)。
财报显示,特步国际平均存货天数仍维持在90天,高于前些年。除了库存承压,新品发力不足也是其业绩放缓的原因。以特步老品牌为代表的大众运动在收入中占比最大,达119.47亿元人民币,经营利润为18.91亿元人民币;而以新品牌为主的专业运动经营利润为仅840万元人民币,时尚运动经营利润亏损了1.84亿元人民币。
亚玛芬体育拥有始祖鸟、萨洛蒙、威尔逊等高端体育品牌。这些品牌都以高端形象示人。但是,亚玛芬体育却未能摆脱亏损的困境。
财报显示,2023年,亚玛芬体育净亏损2.09亿美元(约14.73亿元人民币)。而根据之前的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其分别亏损2.37亿美元(约16.7亿元人民币)、1.26亿美元(约8.88亿元人民币)和2.53亿美元(约17.83亿元人民币)。
招股书还显示,过去三年里,亚玛芬体育还面临着人工开销大、多品牌多国家市场运营的挑战,亏损面进一步扩大。此外,亚玛芬体育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也为负数,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为-1.06亿美元(约-7.47亿元人民币)。
亚玛芬体育还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截至2023年9月,公司的总资产为81.47亿美元(约574.09亿元人民币),而总负债高达81.38亿美元(约573.46亿元人民币),其中长期负债合计67.02亿美元(约472.27亿元人民币)IM体育官方网站。 文/顾昕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