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体育兼顾“公益”与“盈利”让公共体育场馆“物尽其用”近日,许多上海市民通过市民服务热线反映,一些政府投资建设的运动场馆在引入第三方运营后“变了味”:“公益”的一面不断缩水,公益开放时段被不断压缩,一些场地甚至异化成了经营教育培训的场所。据当地居民反映,奉贤区一足球场门口的告示称,每天只有中午的2个小时是免费开放的公益开放时段,其他时间都是收费的,而且收得还不便宜,而其他时段都被培训机构和俱乐部等组织包场。(11月20日 上观新闻)
公共体育场馆本是由政府牵头投资建设的,花的是国家财政,也就是广大纳税人的钱,将公共体育场馆交给第三方运营,其本意是为了提高运营管理效率,提升场馆开放服务水平,以便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到头来IM体育,广大市民群众却被“拒之门外”。公共体育场馆经营者的“盈利”行为无可厚非,但必须要保证其“公益”的前提,如何在“公益”和“盈利”之间达成平衡,是第三方运营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公益不是“免费”,更不是“亏本”。在不少人眼中,公益就是免费,就应该无偿提供服务。且不提公共体育场馆的“收费标准”问题,部分市民甚至连公共厕所的五毛钱收费都要怨声载道,不禁让人怀疑,究竟是公共设施收费真的不合理,还是部分市民单纯贪小便宜不愿付出?顾名思义,“公益”一词的全称是公共利益,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因此,它的特点并非“无偿”而是“公平”“共享”,即以低廉的价格,让社会大众都可以享受到便利的公共设施和服务。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损失一部分人的个人利益,而这部分人就是公共服务中的志愿者和“纳税大户”们。只有明晰了“公益”的概念,才能明白公益事业为何要“盈利”。
众所周知,企业的目的是盈利。以“非盈利”为标志的公益事业在早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一方面,由于公益事业的“非盈利特性”,导致其过度依赖国家财政或社会捐款,一旦资金流出现问题,就容易导致公益事业的停滞甚至是破产;另一方面,公益事业的工作人员薪资低廉,有的甚至是无偿服务,公益事业缺少一个规范的奖惩或绩效考核机制,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员工动力不足。以上两种因素的叠加,导致公益事业难以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公益事业更好地发展,国家引进了企业化经营机制,将市场经济的活力注入到公益事业当中,公益事业走向“市场化”。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化经营成为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
“公益”和“盈利”并非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让二者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平衡关系才是正解。对此,有以下几点建议谨供运营者参考:一是采取“化整为零”的策略,市民群体一般会在周内傍晚下班后以及周末白天到体育馆进行运动,运营者可以将工作日时段一分为二,白天租给专业组织训练,晚上则留给市民群众免费活动。二是开设全民“培训课”,周末的主要矛盾在于培训机构和市民群体,培训机构的主要客户是中小学生,只有周末可以参加培训班。对此,完全可以让市民群众作为“旁听生”和培训组织一起活动,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满足市民群众运动意愿,还可以扩大培训机构的知名度。此外,还可以通过划分功能区域、“限号”进场等方式提高公共体育场馆的空间利用率,在保证市民群众享受公共设施的“公益”同时,满足运营者的“盈利”需求,让两者真正达成一种平衡。
一言以蔽之,公共体育场馆应将“公益”放在首位,为了扭亏为盈,授权第三方运营出租盈利本无可厚非,但首先要满足国家规定的免费开放时间标准,创新经营形式只是提高经营效益的锦上添花之举。只有将市场活力和公益事业相结合,兼顾“公益”与“盈利”,才能让公共体育场馆“遍地开花”,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