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理念融入微更新虹口这处狭长空间变身“五感花园”本次微更新的空间是位于恒盛里的一条狭长小巷。恒盛里是条百年老弄堂,地处山阴路历史风貌保护区,“七君子”领头人沈钧儒及方光焘、胡愈之、章克标等文学家曾在这里居住,与恒丰里、四达里统一归属山一居委管辖,辖区内老年人口较多,其中60岁以上人口占比42.63%。
走入小巷,先是被开得正艳的凌霄花吸引目光,紧接着看到老人坐在藤椅上纳凉、孩童们在健身设施上玩耍……这一处微更新后的小天地正在诉说着岁月静好。
看着眼前的一番景象,很难想到这里曾是居民心头的一块石头一一“六间房”。“六间房”于1958年兴建,是六间连体的平层房,原先是里弄加工厂,后出租给来沪人员,属于历史存量违章建筑。由于该房占用了2/3的弄堂通道,不仅有碍周边居民出行,也影响到了辖区居民的消防安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四川北路街道经过多次调研,最终成功将其拆除。
“六间房”拆除后,居委在这里打造了曲线型花坛、铺设了塑胶地坪、简单安装了一些运动设施,基本满足了居民健身休闲的需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坪开始起皮破损、一些运动设施也出现了锈蚀的情况……“本次微更新不仅要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还希望将健康科学养老引入百年石库门老弄堂,通过芳香植物、铺地、人工造声、暖色环境等艺术疗愈空间改善方式,将这里打造成刺激老人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的‘五感花园’。”山一居委主任刘艳说道。
多功能展示柜、彩色壁画、爬藤廊架……微更新后的公共空间由绿荫停车段、共享花园段、康体活力段、静心休闲段、三香互动段功能区组成。动静结合,功能复合,“一站式”满足居民日常晾晒、机动车停放、康养健身、休闲娱乐等多层次需求。
除了康养理念,社区人文历史也融入了此次微更新IM体育官方网站。多功能展示柜里展示的是山阴路第一片区红色景点插画海报,而墙面上是栩栩如生的人物壁画。不难发现墙面上一位身穿浅灰色长袍、蓄着胡须、双手背后的男人正是鲁迅,在鲁迅旁边白底红字标出了鲁迅小道的具体点位。来自上海美术学院的设计团队将川北红色文化资源与本次微更新融合,加强既有空间对社区人文历史的表现,彰显社区品牌。
微更新之前,居委通过张贴告示、微信群、楼组长等方式收集梳理居民的诉求并一一记录下来。“人行过道能不能拓宽啊”“ 塑胶地坪能换成其他的颜色吗”,山一居委主任刘艳告诉记者,居民反映最多的就是原来的人行过道较窄和塑胶地坪太刺眼这两个问题。
“之前这条巷子里有个曲线型花坛,弯弯曲曲占用了本来就不宽的弄堂太多空间,这次我们告知设计团队一定要‘往里缩’,尽量给居民留出较宽的人行通道。”刘艳说道。
设计方案很快“出炉”:原来的塑胶地坪换成绿色、拆除曲线型花坛……但紧接着另一个问题又接踵而至。
戴阿姨住在这条巷子的32号,平时喜欢花花草草,家门口放置了几十盆盆景,有不少都是从外地“淘”来的珍贵品种。在方案公示阶段得知这里要改造成共享菜园,就和居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诉求:“很多邻居都说这些盆景郁郁葱葱很是雅致,共享菜园能不能换成共享花园。”最终这个方案得到了大多数居民的同意,设计团队修改方案将这里改造成上下两层台阶平台,供戴阿姨放置盆景,现在这里也成为“五感花园”的一处微景观。
刘艳告诉记者,对于此次微更新居民热情都很高涨,在三香互动段布置花园场景时很多居民都参与进来。50号的居民在这里放置了两个藤椅和一个茶几,还特地买了一把大的遮阳伞。现在很多路过的居民都会坐在藤椅上歇歇脚。
四川北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围绕环境设施“硬件”与人文生活“软件”共同优化提升的目标,将微更新融入城市更新,在历史风貌区延续城市文脉,让辖区居民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愿景。